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古法制糖与坑仔口制陶
厦门网 2021-11-15 23:20

  ■龙窑生产场景。何东方摄

  ■同安蔗糖作坊,使用牛力榨蔗。

  吴鹤立图

  ■凤岗大笼甜粿。黄文水摄

  ■坑仔口龙窑群。何东方摄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林冬生 赵菁菁)清末同安是闽南商业的集散地。民国《同安县志》卷十八记载,同安的实业,一为糖厂,二为烧磁窑。

  当年,西溪航运发达,溪舶可穿过西安桥直驶祥平坑仔口古码头装卸货物,运抵厦门转口到外地。祥平是同安的工业基地和制糖中心。

  清代同安县制糖业中心

  早在唐代,同安在制糖方面,已经掌握了“用甘蔗汁煎”制取糖的技术。乾隆《马巷厅志》记载:用甘蔗制成的糖“有黑砂糖、白砂糖”。

  同安制糖业的发展,得益于制糖原料甘蔗在同安的普遍种植。《同安县科学技术志》记载:甘蔗有赤色的“昆仑蔗”,有白色的“荻蔗”,有用于煮糖的“菅蔗”和“三宝垅蔗”。《同安县志》说,“蔗以本邑所产者为佳”。据了解,同安糖蔗,每百斤榨糖率可达12%,这要二年蔗才能达到。

  《同安县志》卷十八说,同安的糖厂生产白糖、赤糖、黑糖三种,其冰糖须用白糖再行煮造;并记载了同安县的十二座糖厂。当时的制糖厂,都是土法榨蔗煮糖的作坊,俗称糖廍。

  文史工作者许梗桐说,清代同安县制糖,以清属下庄保的后溪社、虎井社(浒井)、营边社上甲、下甲为中心,周边湖田保(今湖柑),林塘保的林窑社,走马垅社,岭亭保下魏社、大岭溪,这九处都在方圆十里之内。其中,后溪社、虎井社、营边社上甲和下甲,都分布在今祥平街道辖区。可以说,祥平街道是清代同安县制糖业的中心。

  当年祥平土糖廍如何生产红糖?年过八旬的过溪村营边洪当金老人年轻时长期负责营边下甲的糖廍。他说,土糖廍的制糖技艺已在二十世纪80年代消失了。同安糖廍有十二厂,当时人口一百多人的营边社就占其中二厂,其余也基本集中在营边周边十里内的地方。营边下甲的糖廍由十二户合股,每户出一头牛用于榨蔗。每年从农历十二月初二榨到隔年正月十二。公社化后,营边二间糖廍合并为一家。

  祥平制糖业发达并非偶然,在祥平西溪两岸的这片土地上,沿线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甘蔗。同时,依赖西溪发达的水运条件,设立于周边的草仔市码头,为红糖的外运提供了低成本的运输方式。

  祥平糖质优量大,远销海内外

  同安的土法制糖,分为榨蔗和煮糖两大步骤。

  所谓榨蔗,是使用两个竖立在一起的石碾盘,通过调节间距,把送进碾盘间的甘蔗榨出蔗汁。榨蔗通常使用牛力驱动。民国《同安县志》描述说:“驾牛三头,使周围旋转,以引动车粒(石碾盘)。令一人取山蔗,投车粒中间,榨出汁浆,煮以成糖。”

  所谓煮糖,就夜以继日地烧火,用几口连环锅熬煮蔗汁,越煮越稠,最后煮成糖膏,冷却成红糖。同安民谚有云:“糖廍灶空无底深坑”,形容煮糖柴草消耗量大。

  地方史专家颜立水回忆,二十世纪50年代初,他在糖廍“喊牛”,每天从凌晨3点钟“头挂”到晚上8 点多钟“尾挂”,一天随牛旋转17个小时,可赚6毛钱。

  祥平本地人张清水年近七旬,其父是一名制糖师傅,他也跟父亲一起榨过糖,当年红糖煮好后用斗笼装着挑去卖,商家再用咸草编成的草袋按质分装,每袋一担。如今在祥平浒井社里,仍有当年糖廍的旧址,墙壁有煮糖的灶口,榨蔗的石碾盘也散见于村路。

  清代和民国时期,同安制糖等一直沿用古老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安红糖不仅产量大,质量还胜人一筹,在外名声响亮,上海人称同安红糖商人“人未到,味先到”。十九世纪中期,同安糖曾大量销往北方,并出口到印度和其他国家。

  正是祥平发达的制糖业,惠泽乡里,造就了堪称“闽南一绝”的省级非遗大篭(笼)甜粿。发达的西溪水运,也让满载红糖的同安船,成为悠悠绿水上的独特记忆。

  “坑仔口夜壶通通好(响)”

  祥平坑仔口,位于同安“母亲河”西溪之畔,其所在的溪声社区,清中叶至民国时期是同安的主要工业基地。

  同安有“三宝”:柴的“洞箫”,瓷的“鸡母”,烧的炸枣。分别指的是田洋甘蔗(形如洞箫)、坑仔口夜壶(俗称鸡母)、同安炸枣。其中,产自同安坑仔口龙窑的夜壶较厚,敲击之下“嗵嗵”作响,在同安留下了“坑仔口夜壶通通好(响)”的俚语。

  近水之便,对坑仔口陶器烧造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同安文物大观》记载:坑仔口制陶窑址,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洪天香创设,已有200年历史,沿烧至2007年。龙窑延续唐宋遗风,产品以日用粗陶为主,包括陶缸、花盆、泡菜罐、酒瓶、夜壶、龙缸等,是一处规模大、保存完整、历史与科学价值较高的近现代工业遗产。

  坑仔口龙窑和陶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009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160928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挑选出147项重要发现,全省仅6处,其一是坑仔口龙窑窑炉。

  东南龙窑技术史的生动记忆

  坑仔口制陶窑址位于祥平溪声社区东南面山坡上,西溪从北坡下蜿蜒而过,直至二十一世纪初,保留有窑炉(龙窑)5条,“整个窑址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现存窑炉、作坊建筑、成品堆积场等,除了部分破损外,大部分保存较好,是东南龙窑技术史的生动记忆”。

  福建省博物院和厦门市博物馆专家评价,坑仔口窑址的可贵之处在于,其集作坊、窑炉、库房于一体,保留有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古代制陶手工业内涵。

  根据《同安县志》和同安陶器厂档案资料《银陶纪要》记载,清代洪天香创办归德里坑仔口陶器厂,特产龙凤套缸,畅销海内外。解放前夕,坑仔口有洪世柳、洪其沙等六七家制陶手工业者。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了坑仔口陶器生成合作社。1958年,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同安陶器厂。

  《同安县科学技术志》记载,1958年,同安陶器厂试制成功硫酸塔、硫酸缸;1980年,该厂生产龙缸、花盆出口,同年试制成功结晶釉;1991年,该厂在多孔窑成功烧制天目雨滴釉。

  此外,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后溪窑场,是厦门地区惟一一座仍在运转的龙窑。承包人陈金造介绍,后溪窑场是溪声生产队的陶窑,窑式是斜坡式龙窑,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制陶技术,生产纯手工陶器,相当部分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鼎盛时期,此窑一月出窑五次。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