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在田间地头 探索致富新密码
厦门网 2023-05-06 15:58

  

  

  上厝村持续改善村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本报记者 许秋珩 航拍器摄)

  【编者按】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厦门市始终坚持高位谋划,结合自身实际,以城促乡、城乡统筹、共享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我市选派32支驻村工作队扎根田间地头,用行动谱写乡村振兴一线的故事。即日起,本报联合市委组织部推出“我在乡村振兴一线”系列报道,跟随岛外各区驻村工作队的脚步,挖掘驻村工作的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厦门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风采。

  厦门网讯(记者 林健华 卢漳华)

  “不是简单地给村里干点活就完了,而是为了探索出乡村振兴的厦门经验。”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市执法局二级调研员路辰这样定义自己的职责。

  去年5月,厦门市择优选派32支驻村工作队走向田间地头,精准帮扶全市10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村和重点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所驻点的同安区五显镇上厝村、宋宅村、四林村,去年底均突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大关,提前一年多完成目标。

  这些村子是怎么华丽转身的?经过整整一年探索,驻村工作队拿出了具体成效来回答,但路辰认为这还不够——因为他们的任务不在于给一两个村子“输血”,而是重塑农村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摸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模式,惠及所有存在共通问题的乡村。

  农旅融合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局限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种植,怎么迎来突破?

  趁着春耕时节,四林村265亩田地翻土、推平、引水,达到寸水不露泥的镜面状态,好能插秧种稻。然而,这不是一片简单的水稻田,而是一座“水稻公园”——这里种下的不仅是稻秧,更是产业升级、发家致富的希望。

  四林村多是小规模的散户种植,村中荒废的田地不在少数。于是,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推动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转,把散户的小块田地整合成集体的产业热土,建设起高标准农田。

  “在实现规模化农业的基础上,挖掘乡村休闲旅游属性,打造成一个农旅融合的生态项目。”在路辰的规划中,将来走在田埂上的,除了农民,还有研学的学生、团建的职工、远道而来的游客。

  当然,到时游客可以赏玩的不止水稻。在四林村另一处,规整出了100多亩全面朝阳的土地,把原本经济效益不足的林木种植地,改造成具备网红基因的兰花基地。如此一来,每亩800元的租金随之上涨到1100元左右。

  “单单这一块就能给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谈及实打实的效益,四林村党总支书记叶大柱喜笑颜开。他说,预计还将解决五六十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看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三产融合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如今,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上厝村、宋宅村、四林村三村,正迈着转型的步伐,努力走出更富可能性的乡村振兴道路。

  跨村联建

  做强做大文化阵地

  很多人不知道,上厝村里竟藏着一座“状元第”。红瓦连片,燕尾脊高悬,厚实的夯土墙四面围合,这座极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古厝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占地670多平方米,近期修缮一新,已看不出原本残破的面貌。

  古厝的原主人是武状元叶国栋,门匾上的“武魁”二字成为他人生的最佳注脚,更浓缩着一段历史故事。“同安出过多位武状元,这种尚武精神是宝贵的财富,古厝就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很好载体。”路辰说,驻村一年来,他们通过常态调研,在三个村子中挖掘出了许多被人忽略的“宝藏”。目前,他们正着手为“状元第”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武状元IP,让来到这里的市民游客可看可听可学可研究。

  但是,单个村子的资源太少、太不起眼——这是驻村工作队成员的普遍体会,抱团发展则是摸爬滚打出来的有益心得。他们发现,与上厝村临近的明溪村和店仔村,分别有陈沧江纪念公园和庶安楼两处历史人文景观,不如把这三个村子串联起来,打包成一份文化大礼吸引游客。

  这种跨村联建的手法,同样运用于四林村。四林村村民主要来源于搬迁安置的水库移民,由此衍生出团结一心、自力更生的移民文化,与相似背景的三秀山村不谋而合,也与归侨侨眷聚集地的竹坝形成呼应。

  “这样一来,借着周边村落的力量,发展文旅就不会势单力薄。”驻村工作队队员、厦门市集美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投管部经理蔡志聪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挖掘上厝村、宋宅村、四林村的文化底蕴,建立村史馆等文化阵地,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架设“桥梁”

  促进村财实现增收

  “架设‘桥梁’、连接资源。”——路辰用一句话总结驻村工作队的能力所在。

  通过对接挂钩帮扶单位厦门市特工开发有限公司,宋宅村近日流转出28亩村集体发展用地,用于扩建苗木生产基地。今后,将由该公司提供种苗,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宋宅村合作社负责组织管养人员进行种植生产,培育绿雕、绿植等产品。成苗后,则由特工公司统一回购,落实村财增收。

  市气象服务中心看中上厝村自然资源禀赋,进村租用场所作为科普活动基地;厦门路桥工程物资有限公司则租下一间办公室,把上厝村作为党员团员教育活动基地;厦门市美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来到四林村,合作共建百香果园……一座座“桥梁”顺利搭建起来,真金白银激励乡村振兴。

  “村里有这块地,我们就去问这块地能不能干这个事儿,能,我们就找人接着干。”路辰用一句大白话概括这一工作,他还说,“口袋里有钱了,才会想着做更大的事。”经过一年共事,各村“两委”班子变得越发敢想敢干,看着越来越充实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等村域治理工作都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此外,驻村工作队的“桥梁”还通向了村民家门口。去年以来,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会同村干部和各级部门,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入户慰问20多户贫困家庭等;协调市区部门走访慰问各村幸福院、老人协会及四林小学等;邀请厦门市曲艺家协会进村开展文艺演出10余场次,带给广大村民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名片】

  第15片区

  驻村工作队

  去年5月以来,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驻点同安区五显镇上厝村、宋宅村、四林村,积极调研村庄现状、资源、民生状态,挖掘村庄优势,成功推动三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目标。该驻村工作队成员分别来自市执法局、市储备粮集团、同安区竹坝开发建设事务中心、同安区社会保险中心等,充分连接多方资源、发挥团队力量。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