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银城志愿红为文明增光添彩
厦门网 2022-08-30 23:59

  志愿者深入基层,通过文艺演出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明素质。

  “同安好家风”家庭研修项目开展亲子课程。

  “益同来”助老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推出文艺培训课程,下乡教学广场舞、腰鼓等。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张荣森 图/受访单位 提供) “同安红”,是广大志愿者身上的色彩,更是永不凋零的精神底色。细心的市民群众会发现,无论是文明创建,还是疫情防控,总有一抹“红”服务在身边。事实上,这抹动人的颜色,一直流转在同安街头巷尾,从未停止。

  从个体,到家庭,再到乡村——同安区志愿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涌现出众多志愿者团体立足特色领域,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构筑敬老、爱家、恋乡的同安志愿服务新格局。

  【敬老】

  健康服务+精神关爱

  老有所养更有所乐

  “益同来”助老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由同安区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发起,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理念,践行爱老敬老的社会责任,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5月起,同安区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的老党员志愿者任孚春,几乎每天下午3点都准时出现在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铺开10桌象棋,不一会儿,不少邻里老人就来了。

  天气好时,他们在榕树下对弈;下了雨,就把桌子搬到长廊里,伴着雨声下棋。任孚春今年60多岁,他注意到,象棋文化在老年群体中有广泛群众基础,只要棋局一摆,就能生动诠释“老有所乐”。

  “说实在的,现在老人并不缺吃穿,缺的是精神文化。”同安区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玉花说,开展“益同来”助老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以来,接触过大量晚年生活孤独的老人。因此,每日象棋局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欢迎——不仅为老人提供了休闲、交友平台,更有一同前来的孙辈对象棋文化萌发兴趣。同时,“益同来”推出文艺培训课程,组织8名有文艺特长的骨干志愿者,下乡教学广场舞、腰鼓等文艺活动,截至目前已深入12个村居,受益群众近200人,切实丰富了老年人休闲娱乐生活。

  老人的健康,也是永不过时的话题。项目自开展以来,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医疗服务站为基础,逐步建成养老服务医疗网络,长期开展爱心义诊、健康教育、保健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目前,志愿者们深入同安各村居开展各类健康义诊176场次,开展便民服务和慰问活动65场次,走访老兵、慰问残疾人、慰问困难家庭1123人次。通过一系列助老助残志愿服务,受益老人达19800余人。

  【爱家】

  教育孩子+培训家长

  让家庭更和谐

  “同安好家风”家庭研修项目:由同安区家庭文化志愿者协会发起,在同安区洪塘头小学开展试点,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推广普及工作,融合社会和学校教育资源,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数十名儿童胸前都挂着一颗生鸡蛋——“这颗蛋不是蛋,是你们的宝宝。今天做任何事,都不能取下来,好不好?”近日,家庭教育指导师林爱珍在“同安好家风”的课堂上对儿童学员们说。

  孩子们果真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宝宝”,吃饭、游戏时都不取下。可是,午休时,不止一名学员在睡梦中压碎了鸡蛋,急得落下泪来。

  “你是怎么来的?你是怎么长大的?你们在妈妈的肚子十个月,也是这么难。”林爱珍说,用一节“护蛋课”唤醒孩子的孝心,比生硬讲课有效得多。然而,这门课程不仅是给孩子讲道理,更是对家长的再次教育。

  “作为家长,我在孩子心中树立的不是威信,而是恐惧。”在家长专场课程后,学员蓝先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未必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是来源于有问题的家长,“我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越来越自信自觉了”。

  林爱珍介绍,“同安好家风”家庭研修项目针对孩子、家长以及老人,分别制定专属课程。“一个好的家庭氛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她说,线下互动课,不仅提升了家长们的实操能力,也拉近了学员之间的距离;线上课程则实现让更多人走入课堂,对于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教学相长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5月至今,该项目举办97场现场教学和29次网络授课,活动包括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累计学习人群达到45264人次。其中,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14场,服务5284人次。

  【恋乡】

  文艺演出+宣传知识

  村民素质大大提高

  文明乡约项目:由同安区金秋艺术团发起,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下基层,走进村(居)开展文明新风、和谐邻里、移风易俗、平安综治等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明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不久前,歌舞声回响在莲花镇云洋村上空,村子里的男女老少纷纷聚到舞台前。同安区金秋艺术团准备了十多个节目,而在视听盛宴的间隙,主持人不时以一段段诙谐的闽南话顺口溜,把文明创建、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等“干货”转化为知识大餐。

  “我们整天忙着干活、工作,平常没有时间去了解一些政策。”一位村民说,这个晚上值了,既看了精彩节目,又学到法律法规、了解到新形势新动态,“更加清楚为什么要扫黄打非、扫除黑恶势力”。

  实际上,村民不仅仅在台下观赏,更在台上表演。广场舞爱好者们在艺术团指导下,编排出了属于本村的节目,婆媳、母女结伴上台,丈夫儿子则兴冲冲地做观众捧场。

  村干部说,艺术团一来,几乎全村人都来到广场,是一次真正的村民大会,“你们的演出,把我们想对村民说的都说了”。

  听到这个评价,同安区金秋艺术团团长林银花就觉得心里很有劲,她说:“我们是文明使者!”2008年以来,金秋艺术团始终以文艺宣传构建新时代文明社会为主轴,牢牢把握闽南传统文化,坚持文化惠民,坚持做精神文明宣传的志愿者,至今已演出800多场,弘扬主旋律,鼓舞群众达40多万人次。

  自文明乡约项目开展后,金秋艺术团每个年度下基层演出12场。同时,拓展了闽南文化传承、慈善捐助、关心弱智儿童、洁净家园、交通劝阻和保护环境等各种公益志愿活动。2022年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出57个新时代特色文艺基地,金秋艺术团被评选为“闽南民间歌舞传习演示基地”。林银花说:“乡村是我们的根,看着乡村的文明素质越来越高,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意义!”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