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优化托育服务 帮您带好娃
厦门网 2021-01-19 19:43

  孩子们在托育机构内健康成长。

  孩子们在托育机构的图书角阅读。(本组图 馨贝昉 提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余雪燕)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工作生活节奏加快,0-3岁婴幼儿照护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日前,同安区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赴京参加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论坛,就托育机构与政府、社区及家庭合作做经验分享。

  近年来,同安区不断加大托幼托育改革创新探索,通过“政府搭台、机构唱戏、高校参与、家庭获益”,走出了一条四方联动的路子。截至目前,同安区现有托育园45所,累计657个0-3岁婴幼儿入园。

  今日的“爱心厦门,同安在行动”,就带您走近同安区爱心扶幼工作,讲述幼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故事。

  幼有所养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活动室宽敞明亮,户外基地童趣盎然……在馨贝昉托育示范中心里,孩子们不仅能跳韵律操,唱闽南童谣,还能在老师的带领下玩转滑梯,在绘本阅读角中徜徉书海。

  这是同安区打造“早托幼一体办”的典型案例。利用已有的场地、师资、课程资源,去年夏天,馨贝昉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成长托育园,目前已有66名婴幼儿入托。

  “双职工家庭对普惠型托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把孩子送到托育园来,不仅能给我们的事业发展留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也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加专业的潜能激发和早期启蒙教育。”市民陈坤鑫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已快2周岁,目前正在上早教班,他计划明年将孩子送到托育园去。

  市民王莹的孩子则在去年参加了同安区妇联与馨贝昉联合举办的公益班。她说:“我本来就在考虑是否要送小孩子去托育,但是一来不了解上课的形式和特点,二来担心孩子的适应问题。上了公益课获益良多,园区从环境、设施到师资、课程设计都非常棒,真正解决了我们新手爸妈的后顾之忧。”

  幼有所育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浩浩吃饭一直让家长头痛。“已经2岁了,不仅要大人喂,还要拿电视、手机当‘下饭菜’,一顿饭至少得吃一个小时。尤其是冬天,一碗饭反复热,得热个七八回。”市民吴雪梅说,自从上了托育班,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才3个月时间,浩浩已经能自己吃饭了,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市民郑淑萍遇到的问题更让人一筹莫展——阿宝已经两岁半了,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我们夫妻工作都忙,孩子就丢给老人家照顾,刚好又遇到了疫情,阿宝一天到晚关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我们发现问题时,阿宝已经两岁半了,不仅不会说话,也不和我们亲热。医生说,这是因为语言环境不良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郑淑萍告诉记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把孩子送进了托育班,才半个月左右,阿宝就已经有了开口的欲望,2个月左右,突然喊“妈妈”了,这才让她心头悬着的大石落下。

  “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但是由于诸多现实原因,有些家庭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走出这一困境,在多部门的联合指导下,目前同安区的大部分托幼机构都开设了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感觉统合、亲子动动乐等课程,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开发婴幼儿潜能,家长普遍反映良好,甚至不少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四方联动  优化托育服务供给

  同安市民对托育工作的高度认可源于政府部门长期主动作为。记者了解到,在针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上,长期以来,同安区多个部门都在联合发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政府搭台、机构唱戏、高校参与、家庭获益”的路子。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合作共建、购买服务、资金补贴等方式,推动机构免费开展幼儿培育、家长培训等工作,并联合高校,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妇联与托育机构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每年免费为同安区婴幼儿提供8000次儿童早期教育亲子课程;计生协、各街镇联结儿童早期项目购买服务,实施优生优育指导、儿童早期教育等服务送教下乡,每年服务惠及近5000个幼儿家庭;卫健局、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机构每年举办大型亲子运动会、大型公益讲座等服务活动;托育机构与鸿源技术学校、同安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共建,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在资质、规范、专业保障的基础上,同安区也在指导机构作出更多有益尝试。例如,开展托育延时服务,开辟自然教育基地等,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幼有所育”。未来,同安区还将从幼儿家庭照护服务指导、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场所规范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助推规范化、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形成。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