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进厂房下工地 贴心服务企业
厦门网 2020-02-27 21:03

 

  大同街道企业复工复产增援组制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同安区 供图)

  ▲莲花镇企业复工复产增援组会同镇统计、企业服务等部门,上下沟通、多方协调,为企业纾困解难。 (同安区 供图)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韩 超 余雪燕

  当前正值企业迎来“复工潮”,同安区作为重要的工业区,面临辖区内企业数量多、申请复工企业多、返工外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对此,同安区扎实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努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从区直部门中抽调精兵强将,走企业、进厂房、下工地,创新工作方式,贴心服务,帮助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今日本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安一线微故事”为您讲述同安区区直机关干部分赴8个镇街,贴心服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感人故事。

  同安区档案馆军转干部杨艺友:

  档案管理员变身企业 “贴心人”

  “我们是来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的。”

  每日,莲花镇企业复工复产增援组都会深入一线,走访企业。

  2月14日,在走访云洋村的一家企业时,公司一名管理骨干找上来,显得十分着急:“我的孩子在莲花镇的小学读书,但是现在在老家河南,和我的父母住在一起,我父母年纪大了,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在线上学习,我的小孩能回到我身边吗?”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增援组立刻和企业服务中心、镇政府、包村干部对接,将这个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在增援组的指导下,这名管理骨干填报了相关申报文件。在增援组的多方沟通、积极对接下,18日,这名管理骨干的孩子从河南回到了父母身边,及时参与到学校的“线上教学”。

  在走访中,增援组了解到一家台资企业因事先准备不足,口罩短缺,增援组迅速协同镇统计、企业服务等部门,上下沟通、多方协调,调配一批口罩保障企业顺利复工。

  增援组组长杨艺友是同安区档案馆的军转干部,他了解到,莲花镇企业大多集中在白沙仑工业区、莲美工业区,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集中在同一栋建筑,人员密度大,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不管企业大小、复工与否,只要门开着、有人在,杨艺友和同事都一家家去了解情况。刚开始,有一些企业不理解,拒绝增援组进入厂区,杨艺友都会耐心地说:“我们是来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的,不是来找茬的!”对于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需求,增援组坚持每天与镇领导和相关部门碰头,第一时间讨论解决措施办法。

  截至昨日,复工复产增援组走访了辖区内88家企业,先后为25家企业发放了2900只口罩、18支额温枪等应急防疫物资,帮助14家企业解决了员工入住难的问题。

  大同街道企业复工复产

  增援组副组长康倍党:

  灵活变通

  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特殊时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2月19日夜里10点,大同街道企业复工复产增援组副组长康倍党还在忙碌着。原来,当天上午带队走访企业时,他收到了一份求助——高时石材因业务需求,急需从深圳调遣一名部门领导返厦工作,但这名员工返厦后极有可能面临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无法开展工作。通过各方协调,康倍党帮助企业制订了员工居家隔离线上办公的方案。“我先后致电企业服务中心、工信局、高速公路同安执勤检查站等多个单位的专家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同意他实行严格的居家隔离观察,由企业进行监管。”康倍党解释,实行居家隔离观察,不仅方便员工办公,造成疫情传播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康倍党说,无论是企业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对同安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殊时期,更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在走访过程中,他还遇到不少一个人坚守一家工厂的事例。田洋村一家铁件加工厂,老板及其他员工都困在外地,只有一个员工守着3台机器做了十来天。本来,按照文件规定,复工企业必须设立企业防控工作组织机构、制订企业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员工台账、设立隔离场所、储备防控物资等。“但是这样的情况还让他做方案,就是难为人家了。”康倍党说,走访企业既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最终,增援组交代这名员工严格做好门禁及防护措施后,免去了其余繁杂手续。

  截至2月25日,大同街道企业复工复产增援组共收到企业申报复工复产120家,已走访112家,完成93.33%,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54件。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