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厦门网 2019-12-06 00:02

同安区风景如画的安全生态水系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旅游休闲。(陈嘉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余雪燕)水清、岸绿、景美。日前,记者来到同安区莲花镇澳溪村,经过生态治理的澳溪(澳溪村至沧江坝段)已焕然一新,一个清新自然、富有野趣的安全生态水系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同安区坚持“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大力开展流域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行动,同时创新实行“一把扫把扫到底”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打牢乡村振兴基础,实现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打造安全生态水系 生态振兴取得成效

  溪水清澈,树木葱郁,白鹭翩跹,村民结伴在亲水步道上散步闲聊……站在澳溪的安全生态水系边,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挖掘周边自然人文资源,河道两岸新建的大约5公里的亲水步道,将安乐塔、麒麟山、沧江坝遗址等十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便于村民及游客休闲娱乐,助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水在城中绕,城在水中兴。记者了解到,澳溪(澳溪村至沧江坝段)安全生态水系只是同安区众多安全生态水系之一。目前,同安区已建成乌涂溪(石壁山至湖美杉段)、西溪(汀溪水库至大岭溪桥段)等14个安全生态水系,75.87公里的安全生态水系遍布乡村。

  “岁末年初,正是一年之中的枯水期,也是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最好的施工期。”同安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源溪(西源村至古坑村段)等5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不久将会与当地村民见面。

  为了形成对乡村生态水系的长效“呵护”,同安区启动溪流养护机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全流域清淤项目258个,清理河道总长220.8公里,实现流域治理常态化。

  与此同时,以农村分散式和集中纳管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也在稳步推进中。同安区目前已累计完成484个自然村管网工程,建成配套污水处理设施312座,同时建成183个自然村集中纳管治理项目,主干管长度达到324公里。

  一把扫把扫到底 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安全生态水系逐步完善的同时,同安乡村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提升。除了完成市级试点、示范村364栋农房的提升整治,同安区还创新实行“一把扫把扫到底”农村垃圾治理模式,解决了多年来城乡管理职能交叉模糊、管理碎片化的问题。

  同安区的保洁区域面积广、村居分散、地形复杂。对此,同安区推行“城乡一体、全域覆盖”模式,将需要保洁管养的农村村居、溪流养护、农村公路等都纳入“一把扫把扫到底”范围,构建起“海陆空”全覆盖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确保农村环境保洁全方位、无死角,有效提高乡村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同安区还将“厕所革命”作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厕建设,统一公厕标识,打造公厕智能化平台,提高农村公厕建设及管理水平。在军营、白交祠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落,同安区还按照旅游公厕的标准建设一批精品公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基础配套。截至目前,同安区完成新改建农村公厕45座,另有45座农村公厕新改建项目正在施工。

  为提升公厕科技含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同安区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建设改造公厕,大力发展环保、节水、节能的生态型公厕,如古坑三角梅基地钢结构公厕及古坑无水环保公厕。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