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北山层峦,梯田叠翠。电瓶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走,先是听见溪流潺潺,接着望见远山交织,夏日斜阳映射大地,百亩稻穗闪烁其间,一片乡村田园好风光。再往里走更显乾坤,滨水景观带、艺术稻田区、有机果园区、休闲观赏区等“稻田+”业态正在加速布局,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据了解,在今年十月稻花飘香之际,同安四林村农文旅研学即将开启,“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多的研学学子和游客。”四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大柱说。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东北部的四林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生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验】
土地流转工作室 连接村民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四林村距离同安城区约5公里,集“青山、渠塘、田园、村庄”四大资源特色于一体,蔬果、水稻等产业发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瞄准产业振兴的‘靶心’。”叶大柱表示,土地流转是推动乡村产业项目落地的根基。两年前,他带领村干部在田间地头搭建起土地流转工作室,很快,一支由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德高望重的老人协会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组成的入户小分队应运而生。
然而土地流转之路并非坦途,为了打消农户疑虑,团队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个村民流转意愿不强,我们入户小分队连续11个晚上到他家中,谈政策,话思路,向村民讲明白、理清楚土地流转前与流转后的经济账,并介绍他到村里的农业企业工作,最终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叶大柱说,作为村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公”字贯始终、一个“实”字抓到底、一个“民”字挂心头,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才能无愧于人民对我的信任。
打造多元化田园综合体 四林村供图
当一张张项目规划及效益蓝图在村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那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一垄垄翠绿的蔬果、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变化,纷纷加入到土地流转的行列中来。两年的时间里,四林村成功流转了800余亩土地,不仅为企业和合作社的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更为村集体带来了72万元的可观收入。村民们都说,是“三个一”的土地流转工作法,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青春,也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做法】
引来“金种子”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土地资源被盘活了,叶大柱却犯了难!这么多的土地资源,要引进什么企业,做什么产业更优?四林村土地肥沃,这片土壤适合现代化农业,经过多方探讨和论证,叶大柱瞄准了这一“赛道”。
从县道421景观大道往北驶入,这是叶大柱带领全村精心规划的“乡村振兴观光动线”的起点——美优现代农业科技园。这个科技园占地面积约85亩,一个个现代化农业大棚坐落其间,犹如一朵朵绽放的向日葵。“由百香果、水果玉米、麒麟果和牛油果串连打造成的瓜果长廊,每年产值约有2080万元。”叶大柱说。叶大柱熟练地讲解着百香果和水果玉米的套种技术和培育技术,这位村支书俨然一位农业技术“达人”,他说,现在村两委干部都在积极学习,下地实践,将来研学项目开启,他们都要担当起“讲解员”的角色,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为学子们开启丰富又接地气的农村农业社会实践课。随手摘下一个百香果,又大又甜,水果玉米更是无公害,现摘现吃,清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