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走上街头,为新就业群体送上“暖心礼包”。
厦门网讯(记者 曾雅欣)近日,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布一批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名单,同安区大同街道凤山社区上榜。
凤山社区为何能入选?原来,凤山社区积极打造“乐动凤山”志愿服务品牌,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据了解,凤山社区辖区面积0.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5户、13572人,志愿者人数达1526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居民比例高达65%。2022年以来,社区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
在凤山社区,党建引领,多家大党委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围绕“微+”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心莲心”低龄助高龄志愿服务、“文笔之声”互联互动邻里爱等8个“微+”公益子品牌;创新推行“一网格+一队伍”,组建凤山志愿者联盟,整合辖区内外30多家商企和7支惠民服务队伍,构建集物质支持、精神提升、服务互助于一体的“志暖凤山”三维服务平台。
“一小区一特色”是凤山社区志愿服务的一大亮点。社区立足各小区场所、居民群体、兴趣意愿、辖区资源等,推动成立“趣乐园”“洁家园”“老友记”“乐银龄”“红文化”和“爱先行”6个行动支部。例如,古龙御园小区围绕亲子家庭,打造“趣乐园”亲子志愿服务品牌;岳口小区老年文体爱好者多,形成“乐银龄”文体志愿服务品牌;莲福广场小区关注低龄长者的兴趣爱好,推出“老友记”助老志愿服务……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具体做什么?该试点明确了量化目标:每个试点社区要因地制宜,至少发展一个新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至少设计实施一个新的志愿服务项目、至少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实践案例。
“目前我们正在和共建单位同安区广播电视台一起筹划建立‘文笔凤彩’小记者志愿服务队。”凤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美玲表示,接下来社区将建强用好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在助力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
的确,面对复杂的基层治理难题,专业社工与志愿者是一道优势互补的“解题组合”,二者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志愿者来源广泛、数量众多,可以常态化开展项目,但缺乏专业性;专业社工有理论、有方法、有技巧,但是数量较少。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既可以解决志愿服务专业化问题,也可以培育形成多领域、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这种“双向奔赴”的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志愿服务质量,还能产生“1+1>2”的效果。相信在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凤山社区定能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其他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