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关注 > 正文
多元协同创新治理 同心共筑和美之城
厦门网 2025-03-04 11:09

  厦门网讯(通讯员赵菁菁 杨宇晴 图/陈嘉新)双溪奔流入海处,新老城区交汇点——同安区祥和街道,街道成立之前,这里属于多边接壤、基础相对薄弱的片区,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祥和街道逐步蜕变为更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和美之城。

  自2022年5月18日挂牌成立以来,祥和街道坚持一盘棋、一家人、一张网、一幅图,着眼党建引领、系统谋划、多元发力、新老融合,在“凝”上见实效,在“共”上做文章,在“互”上下功夫,在“融”上使实劲,不断聚集基层治理新动能,全面形成同心同向、互联互通、共谋发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条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凝心铸魂一体带动,同走“一盘棋”,铆定“定盘星”

  凝心铸魂,同频共振。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幸福指数。面对社会治理“千条线”,祥和街道用好党建“一根针”,全力打造“同心共筑和美城”党建品牌,明确街道党员认知和品格定位,塑造祥和文化,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品牌树立“忠诚积极 至强至效”的祥和品质和姿态,用八字铸魂,让祥和人有精神标杆,党群联动团结奋进。品牌以“祥和势”“祥和办”“祥和看”三胜势为抓手,竖起每一面旗帜,形成攻坚突破合力,获得同安区2023年度“十佳党建品牌”。

  在“同心共筑和美城”党建品牌引领下,8个村(居)创建“和”系列党建品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为城乡治理提供坚实支撑。在城市社区,深化拓展近邻党建内涵,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网格、街巷、楼栋等延伸,向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治理主体覆盖;在城中村社区,加强党组织对老年人协会、房东协会等各类组织的领导,发挥广大党员、妇女、青年等主力军作用,打造党建引领下的村(居)自我管理模式;在行政村,用好“2+1”挂钩帮扶机制,注重整合资源,探索适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路子,高质量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逐步激发各村(居)内生动力,形成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的工作成效。

  作风引领,同向而行。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祥和街道将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探索并提炼“三亮两带创一流”工作法:三亮即党员亮身份、工作亮标准、服务亮承诺;两带即支部带任务、党员带群众;创一流即一流的业绩和服务营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

  街道领导班子自觉锤炼忠诚履职的政治眼光、政治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党政领导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工作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全体干部职工见人见事见效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迅速行动,马上就办,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村(居)党组织书记带领“两委”干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共同维护团结和谐的工作局面,让狠抓落实成为每名干部的鲜明特质,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基层自治携手共建,团结“一家人”,拧成“一股绳”

  社会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祥和街道心中有数。近年来,街道多措并举,推动多元共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激活内生动力,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在攻坚点发挥党支部和先锋队作用,持续推动“先锋邻长”“先锋岗”经验做法深入人心,村(居)干部、代表委员、党员、妇女组长等主动“亮牌”,形成“党员带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目前“三支队伍”共有713人、党员先锋岗55人,持续在常态化清洁家园、城中村治理、征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带头作用。

  打造基层品牌,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帮助村(居)结合实际,打造基层品牌亮点,使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激发百姓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焕发基层民主新活力。

  在多元治理项目上,祥晖社区“明珠升起,光耀银城”升旗项目,用升国旗的办法团结群众,被《光明日报》点赞“一面流动的火焰,凝聚起大家的心”;卿朴村“卿朴之声”广播,用“土音土调”让党的“好声音”走进千家万户;在多元治理平台上,阳翟社区“夜话民生”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利用社区小阵地,为居民提供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祥文社区建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红色主题文化教育线路,利用小区空地,发挥居民群力,让邻里在互帮互助中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多元治理机制上,西湖社区围绕“为民协商”的核心,总结提炼“提、审、汇、议、督、示、档”七步工作法,引导群众参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

  立足辖区特色,集结企业商户力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商户覆盖广、数量多、力量大的基础,调动企业商户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推行“先锋店长”,挂牌先锋店长138家,通过树典型、作表率,形成“一个店带动一条街”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整合企业服务中心、企业网格员、安监、消防、食安等方面资源,组成“和小二”专班力量,常态化开展企业联动走访,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推动企业参与共治其中,祥和街道在营商环境中的经验做法被人民网转发。

  发掘乡贤群体,团结社会组织战线。成立祥和街道教育促进会,积极引导辖区乡贤、爱心人士薪火相传,筹集教育善款超230万元,掀起捐资助学的爱心热潮;多次开展教育及社会拓展活动,坚持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一视同仁,奖助学子共129名,以教育为抓手凝聚团结祥和人,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阵地平台系统互动,组成“一张网”, 撑起平安“保护伞”

  “小纠纷”往往藏着“大民生”。祥和街道聚焦社会治理“堵点”,直击社会稳定“痛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源头化解信访矛盾,刷新群众满意度。建立收集研判、分流转办、反馈回访等工作机制,实现问题闭环运行管理,2024上半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32起、受理上级转办省长信箱77件、签订息诉息访4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70余人次,有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此外,依托祥和司法所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综治办、司法所、议理堂等部门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多维布局平安创建,拉满群众安全感祥和街道建立警网融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治安防范联巡、宣传服务联动等工作,并整合社区网格员、专职巡防队伍等力量开展治安清查统一行动,24小时不间断保驾护航。针对辖区大量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摸清底数、做足宣传、规范管理,通过房东群体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坚持扫黑除恶绝不松劲,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优化创新工作机制,落实群众获得感。针对百姓关切的消防安全问题,祥和街道完善城中村消防设施、加强消防知识宣传、优化微型消防站运行机制。西湖塘里示范街城中村消防治理作为街道消防治理典范,充分配备“保命墙”硬隔离、逃生窗、逃生面罩等设施设备,并增设简易喷淋和智慧烟感系统,“三合一”隐患100%整治到位,成为临近市、县消防支队学习对象。

  有机结合非遗文化,垒实群众幸福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弘扬和传播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方式,巧用西湖宋江阵、太极拳义务服务队等载体为群众化解纠纷,涵养家风,深化禁毒宣教工作,不断夯实群防群治根基。禁毒宣传经验做法,被厦门市公安局官微“厦门禁毒”转发推广。

  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标注民生新刻度聚焦人口“一老一小”、环境“一居一圈”、生活“一弱一困”,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民生短板领域。推进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暨祥丰社区长者食堂顺利投入使用,实现“街道-村居-家庭”养老服务良性循环;将1826平方米的闲置用地提档升级,打造为4处近邻运动场,1处社区健身房;依托“1所8站”“社区学校”等平台的建设,打造“15分钟文体服务圈”;以网格服务为延伸,提升帮扶精细度。

  新老片区融合发展,绘就“一幅图”, 同心共筑“和美城”

  抓好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城市面貌嬗变。在过去,经年累月的城市顽疾是横亘祥和人心中的一根刺。如今,在祥和街道党工委班子的持续攻坚下,街道上下以“一年布局筑基、两年提质增效、三年质变突破”目标为指引,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祥和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城市变化,带来了机遇无限的发展希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画卷正徐徐铺开

  布局筑基,迈出实干第一步。聚焦开创初期工作任务和历史遗留难题,营造全员加压的干事创业氛围,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安营扎寨”,班子成员挂图作战,半年内攻克辖区内20余个征拆项目、打通搁置余年的15条“断头路”。征拆工作的经验做法,被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央级媒体三家央级媒体转发。   

  提质增效,按下发展快进键。这股势不可挡的气魄,延伸到了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中,将“城中村”变为“城中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西洪塘社区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作用,成功清退土地约11.25万平方米,建设停车场等便民设施;外来人口安居乐业,西湖社区先锋店长“先锋屋长”发挥带头作用,管好周边邻里大小事,推进并引导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外来租客参与城中村治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功打造阳翟星光集市、西湖山坪集装箱夜市治理亮点,促进红火夜市“人气”转化为集体经济“财气”,阳翟社区每年增加155万元集体收入,西湖社区每年增加约270万元收入,用真金白银的获得感,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其中,西湖社区成为同安区首批城中村治理试点中第一个实现城中村项目营收的试点,优秀的治理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点赞。

  质变突破,奏响蝶变最强音。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祥和街道精准谋划未来方向。立足西湖片区开发建设,扛起推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仅二十天圆满完成招拍挂用地1140亩,获得同安区委主要领导点赞:不可思议、气势如虹、值得全区指挥部学习!

  在此基础上,祥和街道充分挖掘片区资源禀赋,塑造西湖片区“田园城市”核心理念,构建“一心两片”发展格局,推出“四海同安”和“半城烟火半城绿”的城市名片,持续推动这片热土起到串联厦门北部片区、环东海域和厦门本岛,南北连接同安老城和同安新城,东西辐射同安工业集中区和同翔高新城的作用,未来这里将建设高品质高颜值生活小区,逐步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高端配套。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