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百年芳华承文脉 千年银城启新程
厦门网 2024-10-07 17:16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举办建校100周年活动,校友总会和企业家校友联盟同步成立
昨日的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活动,汇聚了从天南海北赶回母校的校友。(本组图/通讯员 夏海滨 摄)
经过修缮的文公书院焕发出新的生机。

  厦门网讯(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 韩超 何林波)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100岁生日快乐!

  昨天,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活动在大轮山麓举办,5万余名师生、海内外校友和领导嘉宾线上线下共同为学校庆生。

  百年来,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培养了数万名优秀学子,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在不同领域各自闪耀,以个人智慧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昨天的校园人头攒动,处处是从天南海北回到母校的校友身影。

  历经百年风雨,教育薪火未曾断绝。1924年,同安近代教育先驱陈延香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支持下,创办“同安公立初级中学”。后来数度更名、迁址,至1953年成为完全中学,定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如今已获得“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100多项。

  学校党委书记戴鹭坚在活动上说:“过去的一百年,全体同中人勠力同心、奋发向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安一中正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共襄盛举

  各界校友助力母校发展

  这是一场集齐校友团聚、学术研讨、文创市集、文艺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盛会。

  “我在母校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校友代表黄献荣上台分享自己与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的故事。他说,母校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更赋予了他追梦的勇气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他创业道路上的重要支撑。为此,他呼吁全体校友反哺母校,“共同书写母校下一个百年的辉煌篇章”。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的发展壮大,与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校友和社会人士的鼎力支持与深切关爱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凝聚广大校友的力量,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校友总会在活动上正式授牌。与此同时,同安区政府与校友总会共同成立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企业家校友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校友资源,为活跃在不同领域的校友提供建设家乡的舞台。

  校友们不仅带来真金白银,还带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同日举办的百年同中校友大讲坛上,南华大学教授陈志明、厦门大学教授纪荣嵘、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郑李娟、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叶文武、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量子计算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吴庆前、厦门航空飞行员陈玉亭等6名校友代表,分别立足各自专业领域,为在校学生带来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学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主题讲座。

  戴鹭坚表示,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回校交流,是学校多年来的传统。他说:“我们确确实实有着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把他们请回学校来,一方面可以展示同安学子的风采,另一方面也能激励他们的学弟学妹。”

  创新载体

  百年学府传承千年文脉

  百年芳华承文脉,山海并进启新程。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薪火相传,背后离不开千年银城的历史文化滋养。活动上,文公书院活化利用暨同安一中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同步举行。

  文公书院位于大轮山南麓,与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为邻。在校友的捐建下,一条“朱子之路”将校园与文公书院连接起来。今后,在校师生可以从校内出发,一路游览名人石雕、摩崖石刻等历史印记,直抵文公书院。

  这座距今674年的书院,是明代泉州府属最早的官办书院,也是厦门地区最早的书院。它的存在,是尊师重道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也是朱熹“兴贤育才”思想传承的实物见证。

  文公书院的名字源自朱熹。朱熹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莅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并在同安开创讲学之风。在出仕同安四年多的时间里,朱熹经历了政治的磨炼、生命的成长和思想的剧变。这一时期既是朱熹政治理念的成熟期,也是他学术思想的转折期。因此,同安被誉为“闽学开宗之地”。

  如今,经过修缮的文公书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书院为两落式宅院,面阔17.3米,进深17.4米,前后进落差2米。书院正中墙壁嵌置了一幅朱熹石刻画像,画像中的朱熹身穿儒服,头戴纶巾,拱手正襟,形态自如。据传,该石刻画像为明代成化年间的遗物,是文公书院最珍贵的文物。

  “这让千年文脉和百年学府进一步得到连接。”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副校长黄松明说,文公书院将成为该校持续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载体。他表示,依托同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将有效增强思政课的辐射力。

  可以说,从“古韵新风”的文公书院到“百年芳华”的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同安千年文脉得以具象化。

  名片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自195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以来,学校在初中办学、高考成绩等方面成果夺目,多年来获得荣誉不计其数,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校”。现有学生10500多人,教学班214个,教职工700多人。

  学校现有轮山校区、滨海校区两个校区,占地428亩。为呼应厦门市“名校跨岛”战略,该校于2017年9月正式开办滨海校区。目前,滨海校区已初具规模,现有教学班139个,学生近7000人。2021年9月,滨海校区高中部正式启用,形成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规模。

  学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德业双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等一大批教书育人楷模。

  学校以“五育并举”促学生发展为方向标,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赛、航模比赛中培养了一批全国创新拔尖人才,艺体之花璀璨绽放,形成舞蹈、田径、男女篮球和书法等一批办学特色项目。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