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让两岸同胞“同吃一道菜”
厦门网 2023-09-22 17:24

  在育苗棚里,曾明宝仔细观察幼苗生长情况。(通讯员 夏海滨 摄)

  厦门网讯(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郑素描 周玮)清晨6点,趁着日头还不烈,曾明宝走进育苗大棚,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一趟下来,要走1.7万步,衣裤全部湿透。他说:“植物跟人一样,小时候容易得病,从小就要养好。”

  这是曾明宝每天的“晨练”,也是蔬菜幼苗必要的“体检”。每年,在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这片农场,有2.2亿株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帮助同安种苗茁壮生长的,是台胞曾明宝带来的农业种植经验。2016年,年近五旬的他辞去高薪工作,从台湾来到同安,任百利技术总监,投身蔬菜种苗嫁接培育工作,把台湾的技术嫁接到大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同安农民增产增收,台湾同胞也同样受益受惠。

  一丝一毫把控

  带来一点一滴收益

  自动浇水机器在苗床上方滑过,水雾落下,单片育苗穴盘吸饱水分后,标准重量是274克。曾明宝拿起一片穴盘掂一掂,凭手感判断是否合格,误差不会超过15%。

  把穴盘抬到额前,仔细瞧幼苗叶片背面,没有斑点、病灶,曾明宝才会安心放下。前几天,他发现个别叶面水珠较大,有些担心——含有肥料的水珠,一旦过大,干透后将烧坏幼苗。

  排查一番后发现,原来是喷头磨损导致。曾明宝说,这就是他为什么坚持每天日出时分给幼苗“体检”,要是等到日上三竿,恐怕就来不及发现和处理问题了。

  “育种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但有很多细节,每个细节都是要害。”曾明宝凭借几十年的农业管理经验,总结了一套标准作业流程,按照“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人定岗、物定位,就是要保证一切可控。”他说。

  对全流程一丝一毫的把控,带来一点一滴收益。通常来说,每100颗种子能发芽85颗,再到嫁接时,又有一成无法存活,综合来算,种苗成活率约为75%。曾明宝把控流程、投入技术、升级设备,“做对每个环节,把成活率提高到90%,挤出来的每个百分点都是很不容易的收益。”他说,用技术获利是自己的不懈追求。

  用先进农业技术

  嫁接培育蔬菜新品种

  “各位乡亲,大家好……”晚上6点,曾明宝准时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他每周固定五天的电台直播。这档台湾农业电台节目,他主持了22年,即便来到同安工作生活,也没有放弃。

  直播时,曾明宝常常把在大陆的所见所闻传递给台湾乡亲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大陆的发展现状。这片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吸引他来到大陆、扎根同安的重要原因,他说,“台湾在农业方面有很好的品种,但市场毕竟小,我希望有更大的平台。”

  因此,当年一收到百利公司创始人康英德邀请,了解到大陆对台湾人才的欢迎,曾明宝就收拾行囊赶来。这7年多,他带来了很多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和技术,丝瓜、南瓜、茄子……曾明宝带来每个台湾优良蔬菜品种,都成为台湾与大陆农业交流的具体载体,让两岸同胞“同吃一道菜”。

  在他的育苗棚中,有一个茄子品种,是把台湾的茄子品种嫁接在大陆的茄子品种根部上后得来的新品种。“大陆品种根系发达,台湾品种更清甜,嫁接培育出来的茄子苗,既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结出来的茄子又好吃。”曾明宝笑着说,这个苗本身也是一种“两岸融合”。

  【名片】

  曾明宝,1968年出生,台湾嘉义人,同安区农村实用人才、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厦门大学博士在读,现为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专注种苗嫁接培育,积极推广农业种植技术。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