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炯贤常被同安一中老师敬业精神感动。
原 声
1976年,我入职同安一中,一直工作到2012年退休。我在同安一中一待就是大半辈子,看着这所老校由旧到新,由新到强,变的是办学条件,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同安一中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我而言,同安一中始终是温暖的家,给予每位师生归属感、幸福感。因为这份有温度的教育,让离开这里的老师、学生,心里始终挂念学校,愿意为之付出和奉献。
厦门网讯(口述人:高炯贤 记录整理:颜梅丽 林晖扬 图:受访对象提供)
抢救档案 花了近两年修复受损的珍贵档案
在办公室任职期间,我负责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学校档案室的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耐心活,不仅需要细心专心,更需要一颗责任心。在学校档案室的建设中,我全身心投入,整理案卷,并把我之前管理过的十几年的学籍材料分门别类、抄拟目录、装订成册。而后又将建校以来遗留下来的学生档案逐年分类整理归档。
1989年,我偶然在一间闲置多年的旧教室里发现了一堆陈旧材料,仔细一看,竟是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早期学校档案,我如获至宝。但由于存放档案的瓦房漏水、白蚁虫蛀等原因,这些档案出现了一定损毁,我看着很是心疼,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抢救,这些宝贵的档案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损失。
于是我紧急联系了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庄自德老师,与同事李明全、陈宝练合力对这些档案进行抢救。我们四人将这些档案一份份转移、整理出来,并对损毁较为严重的材料进行修复,前前后后用了快两年时间,终于完成这些旧档案的修复、分类、归档,收录到学校的档案室内。在我心中,正是这些档案,堆叠出了同安一中办学历史的厚度与深度,保住这些档案,就是守护同安一中的发展历史。
跨越山海 让离乡数千里的孩子们安心学习
为了让西部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同安一中贯彻落实教育部的部署,于2006年起开办新疆高中班。当时,我作为同安一中党总支副书记,分管新疆班办学工作。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帮助这些离乡数千里来同安求学的孩子们安心生活、快乐学习,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新疆班学生,学校既热情关心,又严格要求,确保他们学有所成。在学习方面上,我常常到新疆班的教室里转转,向带队的新疆老师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生活方面上,学校注意尊重民族习惯和生活习俗,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与诉求;在沟通方面上,我也时常和同学们坐下来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从年长者的角度帮他们疏解心结,融入校园生活。寒来暑往,我与这些新疆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分管新疆班办学工作时,我曾在两年内七次带队前往新疆,做孩子们的“信使”,前往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告诉孩子的父母,让远在新疆的家长们放心。与此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对新疆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管理工作积攒更多经验。
在同安一中全体教职工的用心栽培下,近几年来,学校新疆班办学成绩喜人。同安一中也成为新疆学生了解祖国沿海的一扇重要窗口,他们在同安学习、生活,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当年,新疆班毕业之时,我带队护送新疆学生返回家乡,许多学生都依依不舍,纷纷流下眼泪,这一幕也让我为之动容。
无私奉献 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
从1976年入职同安一中,到2012年退休,我与同安一中不少校领导、教师共事过,我觉得同安一中能不断发展壮大,与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初心,传承弘扬奉献敬业精神密不可分。我认为,同安一中丰硕教学成果的背后,是同安一中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奉献,对学生的奉献。
入职以来,我常常被同安一中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深深触动。比如当时的物理老师叶明哲,为了给学生上一堂精彩的实验课,经常在实验室精心设计、反复研磨,有时钻研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宿舍休息。还有时任办公室主任的庄自德老师,为人处世严于律己,同时也影响我和其他同事形成了坚守原则、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助力学校形成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同安一中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不仅是在职教师,许多退休教师即使离任了,也时常关心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此外,更有许多校友学有所成后竭力回报母校。可以说,杏坛内外,反哺情深,佳话传颂,共同助力同安一中阔步向前。
人物简介
高炯贤,厦门同安人,同安一中初中1968届校友。在同安一中工作至退休,曾担任办公室主任15年,任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8年,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经验。曾获评省教育系统职称改革工作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政审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档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虽年逾古稀,却仍一片丹心为教育,现任同安一中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教协分会会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带领离退休教师为学校发展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