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关注 > 正文
打造科普强阵地 助力文旅新发展
厦门网 2025-01-16 15:42

同安区持续拓宽科普路径,打造特色品牌,为富美新同安建设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厦门网讯(记者 江小聪 吴鹏波 通讯员 余雪燕 余泽松文/图)
  投入200余万元资金用于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促进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科普功能;与宁德时代等高新企业对接,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
  践行科普为民,礼赞科学家精神,近年来,同安区科协不断打造科普特色品牌,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强化科普阵地建设,打造了同安区科技馆、古龙酱文化园、鑫美园科普教育基地等11家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畅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些举措,提升了全民的科学素质,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成为助力同安文旅发展的重要“抓手”。
  弘扬苏颂文化夯实科普主阵地建设
  近日,在同安区科技馆内的苏颂纪念馆,小朋友跟随讲解员脚步,通过智能控制、互动屏、360度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以及仿真模型,生动形象地了解了苏颂在天文、机械、医药等领域创造的七项“世界第一”。“2024年,投入了30万元用于同安区科技馆购置智能讲解机器人。”同安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讲解机器人有效扩大了苏颂纪念馆参观研学的接待量,满足广大青少年参观研学需求。
  同安区科技馆作为同安科普主阵地,在2024年还投入20余万元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30余万元资金用于展馆的运行保障和展件更新,推出“苏颂科学坊”“苏颂学习苑”“苏颂科技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品牌,实现了观众量、团队数与科普活动数的“三大突破”。据统计,2024年该馆累计接待观众人数突破3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5%;接待团队数量达到227个,增幅高达233.8%;全年开展科普活动382场次,与2023年相比,激增128.7%。
  助力文旅发展,引客下乡,让更多的游客来同安吃得好、玩得好、留得住。今年春节期间,同安区科技馆将举办“科普贺新 巳巳如意”活动,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围绕AI科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推出连续5天的线下活动,旨在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市民带来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
  长知识又有趣11家教育基地特色各异
  搅拌面粉、制成面条、油炸成型……在福建日清工厂的合味道学坊内,前来参观研学的孩子们正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目睹面粉如何经过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神奇蜕变成一杯杯美味营养的方便面。这家位于同安区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拥有长达120米的生产线科普长廊和2000平方米的宣传区,全面展示了方便面的高科技生产过程。
  而在泰普医学诊断博览馆展厅,配套设置了多种多媒体互动设备和3D影像资料,展馆内容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让学生们沉浸在快乐的生物科学海洋中。鑫美园科普教育基地,则如同一座绿意盎然的中医药宝库,500多种药用植物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共同书写着闽台草药文化的辉煌篇章。这里不仅是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草药知识的重要课堂,也是中医药科研院(所)和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全区已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2家、市级4家。”同安区科协主席张毅敏说,除了这些已经打造成熟的科普教育基地外,同安区科协还与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高新企业对接,希望发挥这些企业的科技优势,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张毅敏表示,此举不仅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还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引客下乡”,为同安文旅带来更多的人流和商机。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