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文 林捷宇 通讯员 余雪燕 黄静怡)
中宏网福建12月25日电 厦门市同安区以“工业立区”为发展战略,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40%,展现出深厚的工业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是全局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现实所需。专精特新企业以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点,成为创新的先锋力量,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同安区因地制宜,围绕“4+4+1”产业体系,积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创新研发:焕发新质生产力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趋势。同安区在这一潮流中勇立潮头,与本地企业携手,推动生产方式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助力传统产业从“量变”向“质优”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容大科技同安生产基地 林捷宇 摄
以容大合众(厦门)科技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容大科技”)为例,该公司专注于热敏打印机、和智能电子秤等AIDC装置的研发与生产,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容大科技的产品不仅助力传统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以传统餐饮行业为例,容大科技的打印机不仅能够高效打印点单信息,并可将信息实时同步给后厨,显著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管理水平。此外,容大科技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商超及医疗等领域,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化的整体升级。容大科技始终关注绿色环保,积极响应“工业上楼”政策,在同安区高标准建设容积率为3.0的科技园区,该园区获得省级绿色工厂认证。在产品研发方面,容大科技创新推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标签打印机,实现对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全链条信息追踪管理,助力环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亚锝电子生产车间 亚锝电子供图
同样,厦门亚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锝电子”)是一家专注于LED驱动电源、全屋智能物联网(IOT)、工业电源、应急照明和充电桩等产品研发与制造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公司致力于开发节能设备与控制软件,尤其针对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的焊接和老化工艺,亚锝电子自主研发了相应的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余热和余压的回收,显著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此外,近年来,亚锝电子在应急控制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应急照明控制等领域,不仅牵头制定2项国家标准,还应用至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同时将市场拓展到全球10多个国家,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链条服务:全方位护航企业成长
同安区致力于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提供全链条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为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并尽快投产,同安区成立了“前期办”,由行政审批管理局牵头,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人防、环保等相关单位,提前介入,“全要素”服务,压缩建设项目的各项审批流程。容大科技总裁办主任姜其焱对此表示:“2022年容大科技的园区建设从预验收到最终竣工验收备案的速度创下当时的纪录,得益于‘前期办’的高效服务。”
2013年,同安区推出全省首个县区级企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同企云平台,围绕市区产业发展体系,整合资源,聚焦供应链对接、政策推送、企业服务、产业分析和精准招商五大模块,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支持。亚锝电子总经理助理王焕华指出,同安区的惠企政策通过“同企云”平台发布,并定期举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活动,极大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金融支持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同安区综合分析科技型企业的特点,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今年4月,同安区举办了“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金融惠企政策解读”活动,为企业代表详细解读相关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便利化。容大科技董事会秘书胡遵法表示,科技型制造企业每年的研发支出高达两三千万,知识产权金融惠企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流动资金支持,并享受利率补贴,极大助力了企业的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同安区推出《厦门市同安区重点引进人才住房租金补贴暂行办法》,有效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亚锝电子每年有30多名员工享受租房补贴,提升了企业的吸引力。
同安区还积极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外籍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成为企业的智库,帮助企业提升国际视野,还带来了供应链资源。同安区还每年组织区内企业去全国各地高校校招,亚锝电子总经理助理王焕华说:“组织企业赴省外校招,不仅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政府带队,是企业最好的名片,这大大提升了我们企业的知名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同安区在引才、用才、育才等方面的政策做得非常好,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同安区围绕“4+4+1”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和人才政策等多措并举,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前瞻布局。这一系列措施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容大科技总裁办主任姜其焱表示,在政策的引导下,容大科技的研发机构已获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成果也获得了多个省市级奖项,体现了企业的研发实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科技型企业,选择落户在同安。目前,厦门科学城入驻企业超1900家,全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增至145个,累计培育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效发明专利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当下,同安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型企业在同安,安心深耕核心业务、保持研发强度,锚定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