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厦门市第三医院 集智聚力 跨越发展谱新篇
厦门网 2024-08-16 11:00

柯明耀教授(右)带领厦门三院团队开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厦门三院 供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雍雅智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

感染性疾病科马龙主任医师为患者介绍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科陈重捷主任医师指导患者进行床旁坐位训练。

  厦门网讯(文/本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叶聪艺 王赫铭 林珊珊 图/记者 黄晓珍<除署名外>)

  从历史中沉淀,在创新中发展。近年来,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托管下,厦门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厦门三院”)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医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综合医疗水平再攀新高。

  得益于名医的“传帮带”与一流设备的加持,厦门三院已孕育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大幅提高,实现“急病救治有保障,大病治疗不出区”。三院人在护佑人民身体健康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创新进取,用奋斗与奉献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为厦门市第三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床旁康复训练 按下康复加速键

  在厦门三院,有一支技术位居全市前列的康复天团——康复医学科。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科室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导,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传统医学、康复工程学紧密结合,为各类各期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康复治疗。

  继去年摘得国家级吞咽障碍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之后,今年7月16日,厦门市首个高依赖康复病房(HDU)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挂牌成立。据介绍,高依赖康复病房作为介于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中转站”,是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一个新方向。作为一种新型的重症患者康复模式,它的成立能为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医疗检测和护理,同时帮助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的康复预后起到关键作用。

  家住集美的张老伯今年82岁,患有慢性白血病长达7年之久。两年前,他查出冠脉重度狭窄,今年3月在厦门某医院手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出血等,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CMO支持、CRRT支持等一系列抢救,总算闯过鬼门关。但张老伯意识仍模糊,不能脱离吸氧,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家人。“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厦门三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没想到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父亲出院时可以自己拄着拐杖走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回忆入院时的情景,他的儿子小张感慨万千。

  张老伯病情复杂,大大增加了诊疗技术和护理难度系数。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重捷带领团队为其制定了一整套个性化治疗及康复方案,其中包括了吞咽障碍的康复、肺功能的康复、肢体功能的康复等。团队指派专人负责、专班跟进、全程服务。出院前,张老伯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不仅拔除了气切套管,日常生活也能够自理。

  张老伯的奇迹不是个例。据统计,过去3年像他一样由全市各大医院乃至泉州、漳州等周边地区各医院转到厦门三院康复医学科的重症康复病人达232人。近3年来,重症患者在厦门三院康复医学科拔除气切套管的有125人。

  感染性疾病科:

  全病程管理 让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近日,杨先生来到厦门三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咨询马龙主任医师:自己20年的乙肝被临床治愈后,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细节?马龙叮嘱杨先生定期复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用太担心,你跟健康的、不携带乙肝病毒的人已经没区别啦。”杨先生看起来神情轻松,笑容不自觉挂在脸上,很难想象今年46岁的他,在与疾病斗争的20年里所遭受的痛苦。

  4月3日,厦门三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揭牌。一度被认为无法治愈、只能终身携带病毒的乙型肝炎,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治疗观念的改变,已经能够通过个性化、全病程的管理实现临床治愈。

  马龙介绍,约90%以上肝癌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背景,“把乙肝防住了,就是把肝癌、肝硬化防住了”。马龙告诉记者,三院此次开设的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科学化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启“一站式”的系统化服务诊治新模式。接诊时,专家首先为患者进行HBsAg定量、HBV-DNA定量、HBV-RNA定量检测,评估其是否为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对符合临床治愈优势的患者,会详细介绍相关适应症、治疗方案和费用、预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诊注意事项等。对暂不符合临床治愈优势人群的患者,同样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自2018年加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临床治愈的“珠峰工程”项目以来,科室收治患者137例,整体治愈率约32%。其中,2022年至今有91位乙肝患者进入临床治疗,已治愈36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马龙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通过推进乙肝疫苗接种、消除乙肝母婴传播,还要提高公众对乙肝可以获得临床治愈的认识。为此,他和科室成员常常下到基层,对社区卫生院的医护工作者、居民进行宣教。

  据介绍,厦门三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厦门市最早成立的传染病临床专科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肝病防治研究,诊疗收治各型肝炎及传染性疾病患者,是厦门市设置较为全面的传染病临床专业科室。现为福建省肝病医联体理事单位、“中国慢乙肝治愈工程患者援助项目”中心医院单位,吴孟超院士亲自授匾为“孟超云医院”单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立名医工作室 微创介入治疗开启精准医疗新模式

  封先生反复咳嗽、咳痰、气喘五年有余,不久前他的症状加重,来到厦门三院接受CT检查,查出双肺上叶有不规则实性结节。近日,厦门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为他实施了肺结节消融活检术。这一微创介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也标志着厦门三院在肺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柯明耀名医工作室”在厦门三院挂牌成立,聘任国内著名呼吸介入专家柯明耀教授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特聘主任。同时还引进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雍雅智主任医师,其从事呼吸专业、胸部肿瘤介入诊疗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专家团队,引智赋能。在柯明耀教授的带领下,厦门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迈入“快车道”,肺部感染、慢性气道疾病、呼吸危重症、肺部肿瘤、呼吸介入等学科亚专业健康发展,呼吸介入技术及肺癌诊疗更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随着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开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与肺癌患者来到科室咨询和治疗。”雍雅智说,介入治疗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针对性强、准确性高、恢复快等优点。科室目前能够熟练开展经皮介入、呼吸介入等介入治疗技术。

  据悉,厦门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升级建设呼吸内镜室、肺功能检查室、门诊呼吸治疗室等,包含支气管镜室和内科胸腔镜室,同时配备多种肺功能检测仪,开展康复功能锻炼、过敏原测试等,充分发挥呼吸专科特色优势,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服务。

  声音

  铆足劲 “创三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厦门市第三医院执行院长林勤:厦门市第三医院划归市属以来,全方位嫁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全链条救治体系,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展望未来,厦门市第三医院将继续秉承初心,锚定“创三甲”的总体目标,坚持强学科、育人才、创名院,打造“防、筛、诊、治、康”全程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让同安及周边地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厦门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多作贡献。

  亮点

  ●自2022年上划市属以来,厦门三院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持续增强聚才磁场。截至今年8月,引进名医工作室5个,全职引进、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7人,其中全职引进博士6人,硕士副高8人;招聘硕士研究生59人;获省、市级高层次人才称号7人。

  ●厦门市第三医院副院长肖乃安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厦门市第三医院副院长吴彬当选厦门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

  ●厦门市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国当选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厦门三院被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三师共管”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首批遴选试点建设单位。

  ●厦门三院儿科成功申报“厦门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非中医临床科室)”。

  ●厦门三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组成的代表队,在2024年度厦门市急诊分会和市总工会组织的“急危重症抢救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及系列比赛“雷度米特”血气与心标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