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传承不变味 莲花褒歌线上唱
厦门网 2021-02-25 22:24

  ■同安移风易俗实施“嵌入式”“下沉式”督查。

  ■同安推动移风易俗进入村居。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余雪燕 宋晶 倪温帆)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正月十五,莲花褒歌“线上唱”;正月十六,“接龟”民俗“改期办”。今年,同安区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组成联合督导组,开展嵌入式、下沉式监督检查,让那些寄托乡愁的传统民俗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实现了疫情下防控不松懈、民俗不变味、传承不停顿。

  据统计,截至2月24日,同安区共对酒店、商超、农贸市场等行业场所、镇(街)村(居)、基层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272批860人次,检查地点788个,推动问题整改544个。制止“红事”和民俗日活动327场,切实做到移风易俗和疫情防控两推进。

  深入推动

  非遗民俗改变传承模式 或线上举办或改期再办

  同安区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以新形式传承和发展,这是同安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速写。

  同安莲花褒歌是山高水长的深情,是踏石留印的乡愁。往年正月十五,在同安高山茶乡山头,莲花褒歌唱响大山,今年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线上开唱。

  昨日,记者从同安区文化事务中心获悉,2月26日-3月12日将举办第十四届厦门市莲花褒歌比赛,秉承保护和传承相结合的宗旨,以线上比赛为形式,为褒歌拓展更广泛的受众。元宵节,来自厦门、安溪、德化、永春等地的十支参赛队伍的褒歌比赛视频将同时上线,采用群众线上投票的方式决出优胜队伍。

  同安区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潘涂“接龟”习俗上榜,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明隆庆年间。每年正月十六,西柯镇潘涂林氏族人都会将糯米染红,制作成乌龟形状的粿糕,邀请族中年高德劭的长者到祖厝“接龟”,向下一代传递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美德。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将不举办“接龟”仪式,改期再办。同样,往年正月初九举办的省级非遗项目——大笼甜粿拜天公民俗也将改期再办。

  联合督查

  不打招呼直奔基层一线

  毫不松懈扛牢主体责任

  红事喜事一律缓办,白事一律简办,民俗活动(民俗活动、宴请)一律不办。今年1月,同安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文明办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移风易俗工作。

  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福军说,1月14日至今,同安区纪委监委牵头会同组织、卫健、效能、宣传等部门,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不打招呼直奔镇(街)、村(居)等基层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嵌入式”“下沉式”监督检查。同时,坚持移风易俗与疫情防控协同推进,精准发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

  同安区织密织牢监督网,开展拉网式排查、包片式督查、机动式联合督导,实现监督全覆盖,并开展整改回头看,为基层减负。特别是注重扎牢农村防控风险口,以移风易俗工作为切入点,组成4个检查组下沉到全区8个镇(街)141个村(居)一线,专项督查疫情防控期间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

  同安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区委十分重视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委毫不松懈扛牢移风易俗主体责任,严明“红事喜事”一律缓办、“白事”一律简办、民俗日一律不办;同时积极主动发挥“头雁效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等带头遵守相关规定,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移风易俗全过程,强化担当精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