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记者 颜梅丽 戴舒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在这一节气中,厦门的雨量有所增加,相比冷空气,暖湿气流登场的时间也更多,气温和湿度将同步增加。
对于农事活动来说,雨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岛外农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打田、播种、收菜等农事活动,为接下来的春耕生产做足准备。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同安区汀溪镇褒美村,农田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农民们或收菜或翻耕或播种。在一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播种槟榔芋,他们两两配合,一个负责用锄头挖坑,一个负责将芋种埋在坑内,农户们默契配合,没过多久,一垄芋头就种好了。
褒美村的芋头种植历史悠久,有着“进士芋”的美称,去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户介绍,褒美村的芋头一般是在雨水节气前后种植,因为再往后雨水更多、气温更高,就不利于芋头生长。春季播种下去的芋种,一般到农历十一月份才收成。
在芋头田旁边,一台旋耕机轰鸣作响,来回穿梭,将土地翻耕得松软平整。“这些农田打好后,我们准备种植百香果,总共有60亩(1亩≈666.67平方米)。”果农蒋伟宁介绍,打田是常见的土壤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打田,可以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除了打田、播种,一些农户也正有序地抢收蔬菜,为接下来的早稻播种腾地。同安区五显镇菜农叶先生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抢收包菜、白菜、芥菜,等蔬菜全部收完之后,再将菜根、薄膜、杂草等清理干净,对农田进行翻耕,为接下来的早稻播种备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