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记者 张震宇)春节期间,在福建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里,台胞曾明宝在大棚里检查着育苗进度。为了不误农时,作为技术总监的曾明宝整个春节期间都在带领工人们备苗育苗,令人欣喜的是,这批节前播下的种子已吐出新芽。
曾明宝是一位深耕大陆农业的台湾农人。他与大陆的缘分从2009年开始,当时他经常带领台湾农业团体来大陆考察。机缘巧合下,他得到来大陆深造的机会,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其间他四处考察,不断加深对大陆农业的了解。
“台湾有很多很好的品种,但市场很小,而大陆幅员辽阔,复杂的作物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值得我们探索和实践,而且大陆的需求多样,每个产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市场。”曾明宝看到了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2016年,曾明宝正式加入百利种苗(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种苗”),担任技术总监一职。8年多来,他不仅成功将番茄、丝瓜、茄子等优质蔬菜品种引入大陆,还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和理念。他针对苗圃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并创新“小苗接”技术,显著缩短了嫁接周期,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他引入“中央厨房”式的种苗生产配送模式,有效保障了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他还积极向当地村民输出“养地”概念,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在曾明宝看来,尽管农业技术在不断创新,但一些基本理念不会变。如何能种出好菜?他认为,“良种+良法+良品”是关键,“良种再加上良法,才会产生良品。”
践行着“良种+良法+良品”的理念,曾明宝成功培育出备受市场欢迎的“军营红”小番茄。这一源自台湾的小番茄品种被引入后,一开始并不能适应当地环境,为此曾明宝创造性地引进台湾微生物菌肥,改良军营村的土壤条件,并使用本地野生茄子作为砧木进行嫁接。经过3年的不断试验与摸索,成功培育出了皮薄多汁、酸甜微沙的“军营红”小番茄,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
现在,曾明宝和其团队仍在不断培育新品种,他所在的百利种苗每年向外输送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多达2.2亿株,销售范围辐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
比起技术总监,曾明宝其实更喜欢称自己为农技推广人员,因为他觉得只有将技术推广至农户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
“不能让农民瞎忙瞎种,我们在提供优质种苗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如何科学种植,通过数据化和现代化手段,降低他们的试错成本。”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种植管理经验,曾明宝总结了一套标准作业流程,并将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厦门当地的农户。在精准化的种植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相信他,愿意跟随百利种苗的品种研发脚步去种植农作物,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看到农民们赚了钱,曾明宝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他笑着说:“做农业真的有一种魔力,因为你的工作帮助到了别人,你会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并把它当作一种责任。”
也因为这份责任感,曾明宝被他的听众“绑”住,一“绑”就是二十多年。在来大陆之前,曾明宝是一档台湾电台农业节目的主播。每周一到周五下午六点,曾明宝准时上线,在节目中他会认真倾听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与农民一起分析问题,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即使后来到大陆也从未间断。
如今,这档节目也成为两岸农业融合的交流纽带和桥梁。身处大陆的曾明宝经常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自己在大陆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台湾乡亲。“希望我的声音能让台湾乡亲们更好地了解大陆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熟悉当地的营商环境,为有意来大陆发展的从业者提供参考。”曾明宝说,这种互动式的交流方式,吸引了数百名台湾农业界人士赴大陆投资兴业。
曾明宝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搭桥人”出现,接续推动两岸农业融合发展与乡村共同繁荣。同时,他也认为,两岸在农业的合作不应仅局限于两岸的融合发展。对于未来,曾明宝一直有着更深远的目标,那就是两岸农人能够携手“走出去”,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的契机,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