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关注 > 正文
提升家校社协同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厦门网 2024-12-19 10:33

同安区持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安区持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同安区新城小学亲子马拉松赛。
同安区举办第二届教联体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多位教育名家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厦门网讯(文/记者 颜梅丽 通讯员 刘佳 图/同安区教育局提供)
  近日,在厦门市银城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安区第二届教联体工作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等多位全国教育名家莅临同安并带来精彩讲座,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创新机制。
  上个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到,“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一直以来,同安区立足本区教育实际和资源优势,持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新路径,形成了一批走向全国的经验做法。
  打造家校共育品牌 有效解决教育难题
  在推进“教联体”工作过程中,同安区各校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
  厦门市梧侣学校、厦门市滨城中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较高的学校,其中梧侣学校的占比高达90%以上。外来务工家庭的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子女。为此,两所学校分别指导成立“学习共同体”“近邻学堂”,以部分家庭为集合点,让孩子们合作学习,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让一个个家庭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此外,教师不定期上门辅导,与孩子谈心,与家长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会遇到新旧育人观念的冲突。同安各校认真倾听家长的呼声,打造家校共育品牌,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如,厦门市新教育学校“一平方米家庭实验室”,指导1000多户家庭利用客厅、角落等空间设计“家庭实验室”,培养孩子科学探索精神;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定期举办“智慧父母研修班”,通过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课程,促进家庭和睦,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也是家校共育的基础。为更好地增进亲子间感情,同安辖区学校积极为亲子“造节”。如去年同安区新城小学举办的亲子马拉松赛,266组家庭齐聚环东浪漫线,在奔跑中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同安区祥平中心幼儿园每年举办的亲子运动会,让家长与孩子增进情感,并提高家长观察儿童行为、讲究育儿方法的能力。
  凝聚社会各方资源 同心聚力办好教育
  12月10日,福建省召开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教联体”工作要“联部门、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近几年来,同安区在联动社会各方资源协同育人方面,也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路径和方法。
  联动社会资源,开展奖教兴学活动。一直以来,同安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奖教奖学助学、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活动,形成崇文重教、育才兴学的良好社会风气。如同安区总商会爱心基金连续11年举行助学、奖学活动,厦门苏颂科技教育基金会连续13年开展奖学助学活动,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同安教育事业发展。
  联动部门力量,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同安区委文明办指导的“高山上的阅读”、同安区汀溪镇的追“锋”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等,都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典型案例。其中,“高山上的阅读”项目团队为同安高山村的孩子量身定制陪伴阅读方案,精准帮扶农村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该案例曾获全国级奖项。
  联动志愿服务,推进书香银城建设。新教育萤火虫厦门站2014年在同安成立,是一支纯公益的志愿服务队伍。十年来,该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书院与学校多功能场所,成功举办了427期亲子阅读汇演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营造了社区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助力众多家庭建立和谐关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推动“书香银城”建设方面,同安区委宣传部今年联合同安区教育局,从各行各业中遴选首批领读者和阅读推广人,通过榜样引领,带动更多人尤其是学生和家长走进阅读世界。
  协同育人工作获赞 同安经验走向全国
  在本次教联体工作经验交流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名家带来了丰富经验,在实地参观走访中,他们对同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表示赞许。苏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李婧娟表示:随着AI时代的来临,未来的教育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面对新的教育生态,同安区积极地在协同育人这个专题开展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在持续深耕细作中,同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走出厦门、走向全国。此前,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上,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作为唯一的幼儿园代表在主论坛上做典型经验发言。去年,厦门市梧侣学校受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计划单列市“5+5”中小学卓越校长高级研究班中做主题报告,分享以“新父母学校”为载体因地制宜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
  为更好地总结、推广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去年同安区家校共育系列图书正式发布。这套图书共三本,把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十二年视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进行探索、归纳、总结,为家校社共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同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出台,为同安区下一步更深层次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同安区“教联体”工作将贯彻落实对外“联部门、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对内“联学科、联五育、联教学、联实践”的精神,持续深入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发展,以不断完善的“教联体”工作机制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