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这条动线赋能乡村振兴
厦门网 2020-11-13 15:01

  古坑村的三角梅产业不仅美了一个村,更激活了一个村。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顶村村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助推产业兴旺。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林玉芳 韩 超 图/通讯员 夏海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灵秀汀溪,有着“厦门生态第一镇”之美称。当前,同安区汀溪镇正在加紧打造和完善“隘头村—顶村村”乡村旅游动线,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串联辖区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资源,勾勒出一幅“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图景。

  据悉,“隘头村—顶村村”动线项目总投资约2200万元,注重要素聚集和内涵发展,旨在实现乡村振兴“面子”“里子”的双提升。目前,大部分项目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底完成建设。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 留住浓浓乡愁

  穿过鲜艳的三角梅花海,一处红砖黛瓦的闽南古厝伫立眼前。

  它是汀溪镇古坑村周厝洋自然村的知微草堂,占地约900平方米。经修缮改造,这座原本破败闲置的老屋即将升级为汀溪乡愁馆、乡音堂,并以“古韵原乡、珠光青瓷、山水赋能、心屿栖居”等为篇章,带领市民游客领略乡愁之旅。

  “古厝中,还有一座名为‘竹排穴’的建筑,是古坑段‘茶马古道’商旅牲畜驮运陆路水路转折点,历史文化悠久。”古坑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古厝为依托,展现乡村发展脉络,其中之意可谓深远。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汀溪、西源溪,是同安母亲河西溪的主源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汀溪镇党委书记林虹说。知微草堂的“新生”便是汀溪镇打造动线、留根留魂的生动剪影。另外,汀溪古渡口、古窑址、古民居、古道、古寨等,也都将在旅游动线的打造中得以复兴和展现。

  汀溪窑址、路岭窑址、章厝窑址是旅游动线上的关键文化节点——宋元时期,汀溪窑成为我国南方生产青瓷的著名窑址,由此出产的“珠光青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物之一。在褒美、古坑一带,汀溪特有的古民居匣钵厝堪称一绝;乡村振兴过程中,叶拱南故居、叶成章故居等一批古民居得以修缮。此外,汀溪古山寨保存数量也颇为惊人,厦门至今共发现古寨57座,仅汀溪镇就有23座……

  底蕴深厚、乡愁浓浓。用动线串联珠光青瓷窑址、茶马古道遗址、古海丝码头等资源,选点建设汀溪乡愁馆、乡音堂等平台,灵秀汀溪的历史文化肌理将得到更好展示、保护与延续。

  推动现代产业发展 彰显乡村特色

  豆腐酿肉,下锅煎至金黄,淋上菌类汤汁;豆腐切丁,加入咸蛋黄和蟹肉,焖煮勾芡……上周,“豆腐宴”“瓜瓜宴”培训在汀溪镇顶村村拉开序幕。酒店大厨走进顶村,为20多名农村合作社成员、乡村食堂厨师、农家乐经营者带来餐饮培训,帮助他们开发新菜单、提高服务品质。

  “11月底,顶村‘一村一品’茭白将结束收成。‘豆腐宴’‘瓜瓜宴’计划下月推出,接棒‘茭白宴’。”顶村村挂职书记马铭义告诉记者,此次培训,既可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更将带动产业发展。

  群山环抱,溪水淙淙,空气清新。汀溪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优势。其中,顶村村通过改良品种、深加工等,走上了茭白产业品牌之路。据测算,顶村“绿茭林”比常规品种每亩增产1500公斤,每年为农民增收60.5万元。国庆期间,顶村村乡村旅游收入更是突破了300万元。

  动线上的褒美村、古坑村等也正如火如荼地推动产业发展,将乡村特色展现无遗。

  褒美村锚定彩红杨母苗种植,通过“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运营,吸纳合作社成员113户,运营、收益已初见成效。古坑村是“同安红”三角梅地理性商标的发源地。党建引领下,村庄引入三角梅龙头企业千日红公司,目前,全村三角梅种植面积达600多亩,年产值约2000万元……

  禾沣现代农业产业园集农业科研、高效农业生产、生态度假、科普教育等于一体。项目的建成,将为周边乡村带来人气、农业技术和就业岗位,有利于推动汀溪的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林虹表示,“隘头村—顶村村”乡村旅游动线的打造,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活跃因子,更激活了强村与弱村之间的组织互动、产业联动、资源共享。当下,汀溪镇“跨村连片”的强劲带动之势已逐渐形成。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