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绿水青山生态好 宜居宜业幸福城
厦门网 2020-06-16 22:19

  同安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图为同安主城区。(陈嘉新 摄)

  工作人员在汀溪水库开展生态环境巡查。(同安生态环境局 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韩 超 黄静怡 杨心亮)夏日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北部山区郁郁葱葱的林木间;邻家公园里,彩色跑道上,不少市民相约晨练,呼吸最新鲜的空气。近年来,同安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不断优化环境质量、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将绿色、生态等一系列闪光印记留在了银城大地上。

  未来三年,城市宜居空间还将大大拓展。在《青山绿水生态建设大推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同安区立下以生态环境“加减乘法”为抓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地表水、近海岸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预计到2022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有效提高,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逐步形成。

  做减法

  减少污染物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为了守护蓝天,同安区专门建了个“同安蓝”微信工作群。每天,来自同安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局、渣土办、各镇街等相关工作人员都会不定时地发来空气质量线索,协调解决问题。

  当前,同安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已覆盖各镇街,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将更有利于污染防治精准施策、综合管理。“监测到颗粒物高,可能是有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燃烧秸秆产生污染;二氧化碳指标高,则有可能是机动车、工业排放导致的。接到消息后,信息会层层下达,生态环境巡查员前往查实、劝导;必要时,相关部门也会及时出动、处理。”同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污染物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宜居,是做生态环境“减法”的最终目的。

  2019年,同安区空气质量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未来三年,该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还将持续提升——取得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指标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综合指数2.8以上的目标。

  碧水工程方面,同安区将着力打好饮用水源、小流域、黑臭水体、近岸海域和农业农村等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届时,全区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将提升至90%以上,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东西溪流域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汀溪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持在III类水以上。

  此外,同安区还将通过强化医疗废水、废弃物处理,加强固废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区域土壤监控、预防,加强农村污染防治等手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为一流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增添坚实的环境保障。

  做加法

  推进“互联网+” 创新环境治理方式

  汀溪镇福泽宫巡查点位上的水质数据出现问题……接到消息后,同安生态环境局立即指派工作人员前往巡查。原来,汀溪镇上有家私人温泉经营场所。由于其将温泉水、沐浴水偷排进雨水沟,导致流域含磷量升高,水质异常。调查取证后,同安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执法,将其取缔。

  线索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智慧环保系统的建设——它有如环境监测的“智慧大脑”。“通过系统,工作人员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监控水质情况,发现问题迅速解决。这样一来,有效提高数据查询、采集,问题上报、处置和统计决策的效能,从源头上保障环境质量。”同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同安区将大力推进“互联网+”模式,加快打开环境治理新局面。

  像智慧环保系统一样的“加法”还有很多。近段时间来,海绵城市、雨污分流等成为市民关注热点。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它们琐碎,却有如毛细血管一样遍布辖区,与内涝防治、污水排放处理紧密相关。

  “原来,很多区域的雨水和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是合流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的。这给污水处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调整后,污水将单独排进污水处理厂,而雨水将排入河流,为污水处理减负。”同安区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依照《方案》,2022年,同安区将建成城西社区海绵工程和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此外,聚焦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的短板,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厂网建设,力争达到污水处理能力36万吨/日以上。

  做乘法

  发展绿色产业

  加大力度植树造林

  目前,“绿色电站”——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这一位于汀溪镇的绿色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后,不仅可以替代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还可节约系统消耗标准煤约22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4万吨、二氧化硫2927吨、氮氧化物1100吨、烟尘1474吨,带来较为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推动绿色产业建设,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渠道,也是同安区正在做的“乘法”。

  除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带动性强的绿色低碳项目、大力推进同安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外,同安区还将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打造绿色“GDP”;此外,谋划布局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和示范工程建设,鼓励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型生态绿色产业建设工程。“绿色产业不仅能实现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还能对生态环境起积极作用,是‘岛外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抓手。”同安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地图上,一项项绿色产业正在布局,一片片林木也正在扎根——一座山海相融、生态良好、产城融合的高颜值生态城正步步崛起。同安区将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预计到2021年,建成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二期景观工程(同安段)等17个城市绿地建成工程;到2022年,全区计划完成新增或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300公顷,完成绿道建设45公里。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