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专业化运作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厦门网 2020-03-05 12:07

白交祠村民排队签字领分红。

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受益。(本组图/何东方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珺 通讯员 韩超 杨心亮)昨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委会前的戏台上,村民们第一次拿到了合作社的分红款,每人100元,全村发放总额13万余元。

  在距离白交祠村不远的军营村,村集体经济的21万元分红赶在春节前一天就已经发到了每位村民的手里。

  向全村人分红,得益于两村去年开始运行的专业合作社——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与厦门旅游集团合作开发乡村旅游,探索“国企示范项目+村集体带动+村民合作入股”的运营模式,半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

  如今,厦门这两个最偏远的山村正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创收增收。

  创新运营模式  半年实现盈利

  昨天下午3点多,白交祠村两委工作人员忙着调试电子屏、摆放桌子、准备签领材料。不久,村民们戴着口罩,依次排队、签字、领钱。不到半个小时,分红就发放完毕。

  “我家有四口人,一共有400元分红,虽然不多,但半年的时间就能够分红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村民杨辉良开心地跟记者说,他还把村里合作社分红的消息告诉了市里的亲戚,亲戚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军营村的高铭福惊讶地说,“我们一家人在春节前分到2000元,知道是村里搞旅游,没想到效益这么好,这么快!”

  据悉,白交祠村和军营村的专业合作社都是从去年7月才开始正式运营。在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看来,半年多的时间就出效益,得益于当地绿水青山的绿色资源、高山教学点的红色资源和国企带动村民入股的合作模式,“资源优势和运作机制的创新让我们这个高山上的山村声名远扬,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提升软硬条件  做优高山旅游线

  昨天下午,在白交祠村村口,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冒雨修葺路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疫情对乡村旅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们正利用节后复工的契机,把村里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整修一遍,提升一下硬件设施。”杨明福告诉记者,今年白交祠村计划做优旅游景点和线路,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

  在军营村,“军营红”团队的本土村民正利用这个假期强化党建知识和乡土知识,培训规范服务的各个流程。“我们要配合市委党校和同安区委党校做好高山党校的教学服务接待工作以及实践教学体验的内容开发和讲解,必须‘充电’,表现得更专业!”团队负责人小梁说。

  “接下来,军营村还将依靠发展乡村旅游等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不断实现村民增收。”军营村村主任高泉伟告诉记者,到2020年底,争取盈利50万元以上,到时候一定给大家发更大的红包。

  国企参与,带动城市资金、人才和理念源源不断向乡村输送,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加快优化提升的步伐,绘就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工笔画”。

  专业化规范运营  乡村旅游空间广

  高山之上,蓝天白云之下,一座座戴上了“红帽子”“蓝帽子”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出现在山坳中——经过持续的平改坡打造,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以全新的面貌让游客们感到惊艳。

  走进村子,从去年9月开始的民宿改造提升项目已初见成效,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营销、统一利润分配、统一经营运作再加上优选的精品咖啡馆,不仅改变了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住宿体验,也让游客上山之后住得下,留得住。

  之前,零散的旅游资源和个体化经营,不但缺乏良好的体验感,创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如今,更专业的团队、更规范的运营、更有品质的服务,让两个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正迎来质的飞跃。

  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是厦门海拔最高、最偏远的两个山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它们从“老少边穷”山区村蜕变成“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

  去年,为向各界展示山村的巨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成效,当地发布了“初心之路”的15个高山党校现场教学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生态文明等思想,重走总书记当年访贫问苦路线,找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注重生态建设的源头,激发党员群众埋头苦干、振兴乡村。军营村、白交祠村和厦门旅游集团也在那时共同成立了以承接党建培训服务为主业的高山红教育公司,提供一站式的规范服务。

  “平常做党建培训,周末节假日做旅游。”厦门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山党校带来的人流让两村脱离了只有节假日才有客流的窘境。如今,这里不仅成为省市党建培训点,还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参观学习。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