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话题 > 正文
“输血”变“造血” 对口帮扶见成效
厦门网 2019-07-29 16:50

  

  近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传来喜讯,同安区产业帮扶项目——同乐雨具有限公司和康之琳鞋业有限公司的两所扶贫车间正式揭牌。(袁  林 摄)

  文/本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林伟哲 叶加龙

  宽敞整洁的车间、崭新先进的机械、布局合理的生产线……近日,远在2300多公里之外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传来喜讯,同安区产业帮扶项目——同乐雨具有限公司和康之琳鞋业有限公司的两所扶贫车间正式揭牌。

  这是同安区重视产业扶贫,将扶贫工作从“输血”变成“造血”的又一次体现。近年来,同安区坚持精准扶贫,帮助招商引资的同时,通过结对帮扶、教育交流、业务培训等方式,着力为当地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产业和人才队伍,为地区发展注入动力。

  “造血”帮扶  居民家门口上岗

  作为同安区对口帮扶康乐县的产业帮扶项目,临夏同乐雨具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超过3500万元,现有机器设备230台,厂区建筑面积5246.69平方米,可以给当地增加300多个就业岗位。而成立于今年1月15日的临夏康之琳鞋业有限公司,厂房面积3140平方米,已解决康乐县30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8人,预计未来工人总数可以达到500人至800人。当地群众纷纷表示,以后不必去外面打工,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也有了稳定保障。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个“扶贫”车间在康乐县破土而出,一项项产业在康乐县茁壮成长,可以让当地贫困户就近稳定就业、增收脱贫,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康乐县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直以来,同安区重视产业扶贫,努力提高康乐县自我“造血”能力。除了这两个扶贫车间,同安区积极协助康乐县开展招商引资,发挥同安在项目建设管理积累的经验,支持康乐县做好公共配套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鼓励同安企业到康乐县投资兴业、采购原材料。

  精准发力

    结对帮扶事半功倍

  自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帮扶关系以来,两地负责人多次在同安、康乐对接帮扶事宜。两地党政领导先后互访13次、部门对接协调70余次,扎实有效推进了项目帮扶、产业投资和社会保障支援等方面的协作进程。

  随着了解加深,对于如何帮助康乐县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同安区心里更有谱了,先后选派3批共39名优秀干部、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康乐县挂职工作。同安人社部门也紧扣康乐县就业创业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已有2100多人受益。几年来,康乐人在同安区、就地就近和第三地就业人数达1680人,特别是500余人先后在同安稳定就业,收入有保障。

  与此同时,同安、康乐的对口协作更延伸到街道、社区等更细微层面。两地镇(街)、村(居)、学校和医院开展结对帮扶,各结对部门发挥所长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今年,在原有结对帮村的基础上,同安区将增加6个镇街的6个村居、10所学校、2家医院、4个商会、10家企业与康乐县贫困村结对。

  在日前举行的同安区—康乐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联席会议上,同安区委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同安区和康乐县将继续保持区县领导互访、责任部门对接的良性互动工作机制,每年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加强发展思路对接、帮扶项目对接和合作机制对接,明确各个层面具体合作清单,有序有效地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协作。

  亮彩数据

  截至目前,同安区支援临夏州康乐县,实施54个对口帮扶项目,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36亿元。其中,同安区置业公司在康乐县成立2家公司,发展种养殖业并投资入股2个扶贫车间;太阳城、古琳达姬两家企业在康乐县投资建厂。

  通过项目帮扶,康乐县共吸纳就业1043人,带动增收脱贫3161人,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12户。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