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关注 > 正文
把山村建得更美丽 让村民生活更红火
厦门网 2019-08-09 16:07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脱贫,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回信在厦门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福建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现出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鼓舞和激励着干部群众为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而努力奋斗。

  总书记的回信,在厦门的边远山区也引起了关注和共鸣——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是习近平同志长期牵挂并且两次亲临访贫问苦的边远山村。村民们说,30多年前,他们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指导,为我们的脱贫致富路指明了方向。”去年,两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均突破了25000元。

  心怀感恩 对关怀指导感同身受

  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以后,军营村退休老书记高求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实在令人感动!”他说,对下党乡的变化,军营和白交祠的村民是感同身受的。

  一重重大山,里三层外三层困住了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很长一段时间里,两村似乎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就像“三进下党”一样,习近平同志对军营村白交祠村也长期牵挂并两次亲临访贫问苦。1986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到军营白交祠访贫问苦,对于两村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因地制宜脱贫活村的路子:在军营村,多种茶种果,山坡地可以种些柿子;在白交祠村,他指着光秃秃的山头说,要山上戴帽,山下开发。

  回想起总书记的关怀,高求来仍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起,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开始开荒种茶,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第二次到访军营白交祠,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多元变成2000多元。如今站在村口望去,山坡上叠起层层茶园,厦门西北角的高山上茶香萦绕。踏在宽敞的水泥村道上,高求来说,“感谢习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导,让军营和白交祠‘活’过来了,而且越活越好!”

  深受鼓舞 坚定发扬滴水穿石精神

  “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我们看后也是深受鼓舞!”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说,30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村民牢记习近平同志访贫问苦时的嘱托,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从“老少边穷”山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午后惬意的微风里,清澈的溪水泛着粼粼波光,沿着九龙溪岸往上游走,两旁是种满各种作物的农田,绿意葱茏。“去年这里还是一条没人敢靠近的污水沟。”军营村大学生村官黄新捷说,经过改造,这里大变样,如今成了村民最喜爱的散步场所,还有许多前来避暑的游客流连忘返。

  这几年,军营和白交祠两村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5000元。“我们不仅脱贫了,而且已经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杨明福说,他们将继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把山村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红火。

厦门网版权所有